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故事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意思


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故事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意思

文章插图
1、小时了了 , 大未必佳的故事:东汉时期 , 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 , 名叫孔融 , 字文举 , 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。他从小就很聪明 , 尤其长于辞令 , 小小年纪 , 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 。他十岁时 , 跟他父亲到洛阳(今河南洛阳县 , 东汉首都) , 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 , 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 , 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 , 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 , 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 。如果不是名人去访 , 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。年仅十岁的孔融 , 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 。他到府门前 , 对守门人说:“我是李太守的亲戚 , 给我通报一下 。”守门人通报后 , 李太守接见了他 。李元礼问他说:“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?”孔融回答道:“从前我的祖先仲尼(即孔子)和你家的祖先伯阳(指老子 , 老子姓李名耳 , 字伯阳)也是师生关系(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) , 那么 , 我和你也是必定世交呀!”当时有很多贺客在座 , 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 。其中有一个中大夫陈韪 , 恰恰后到 , 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 , 他不假思索地说道:“小的时候很聪明 , 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 。”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地道:“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 , 一定是很聪明的 。”陈韪给孔融一句话难住了 , 半天说不出话来 。
【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故事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意思】2、小时了了 , 大未必佳的意思是小的时候很聪明 , 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 。

    推荐阅读